close

學習英文與了解天下事,為什麼要讀時代雜誌呢?

閱讀世界新鮮事的人所擁有的國際觀是非常驚人的

當你開始閱讀time時代雜誌增加英文閱讀能力,同時也可以提昇世界觀

因此無論出社會還是在學時,推薦學英文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大量閱讀time時代雜誌

藉此提高外文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英文文章與新聞的理解力,time時代雜誌是一個非常好的讀物!

因為這本雜誌所囊括世界各地最新的奇人異事,可以讓眼界變得更寬廣

而且許多最新片語詞彙,不見得你在字典可以找到,很多都是新創名詞

讓你的頭腦可以跟著世界的巨輪一起前進

只要閱讀1-2個月,你會發現你看原文的速度至少快上2-3倍。

除了TIME雜誌外,經濟學人,科學人,國家地理中文都很推薦

下面的介紹,可以讓你快速了解雜誌的特色

↓↓↓TIME雜誌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PTT鄉民限量,團購,限時,週年慶,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禮物,優惠,特價,開箱,比價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活動,好評,推薦

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01網友哪裡便宜,採購,優缺點,試用,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好用,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CP值,經驗,好康,集購,下殺,免比價,去哪買?,

名人推薦介紹,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部落客,排行,體驗,精選,限定,折扣,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折價卷,ptt,蝦皮拍賣,Dcard推薦評比開箱

選購指南!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這新知
如何選購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這新知
新手選購有技巧!部落客大推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這新知
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好用
這個這新知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你不能錯過
熱門的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深度評測好用?如何選購

↓↓↓下方有其他推薦產品與服務讓你選喔↓↓↓

熱點新知搶先報

 

一、自從發布了十六款頂級筆記本對比的文章以後,有不少讀者問:怎麼沒有外星人?沒外星人還叫頂級嗎?那麼好,小編今天特意進來一臺外星人Alienware Area-51m給你大家分享一下評測報告。 二、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開箱 收到貨的時候是一個大立方體,各種拆開之後,才能看到一個黃色的牛皮紙袋。認識的人知道這是外星人,不認識的人或許會以為這是一個披薩外賣 ...但是右下角一個迷人的外星人LOGO,出賣了它 ... 側面還有1級節能的標誌,有點迷之尷尬 ... 拆掉外面的紙帶,直接就看到一個大白箱子,還愣了下,印象中,遊戲本的包裝都會採用比較低調沉穩的黑色作為主色調,而全新的外星人卻選用了白色,比較驚訝 ...並且這個包裝表面處理很精緻,還有一些外星人外觀的絲印 ...其採用了intel的處理器,但是我想說,AMD Yes! ... 側面是新款外星人的一些特色,鍵帽、雷電、RGB燈效、殺手網卡等等 ... 另一側還有一個特殊標誌,A51,據說是Area 51的型號簡寫 ... 打開之後,紙箱的包裝就很豪華,和那些主打性價比的遊戲本完全不一樣 ... 頂部是電源,兩塊!是的,我沒有看錯,是兩塊!上一臺我知道的採用這種設計的筆記本,還是P570WM,那可是一個大怪獸! ... 兩塊電源適配器分別擁有不同的額定功率,一塊240W,另一塊180W ...兩塊電源適配器的插頭一樣,但是外形不一樣,一個有燈 ...記本有各種槽,將筆記本牢牢的固定在保護泡沫內,泡沫內還有兩個本本 ... ... 說明書還是非常有用的!剛開始見到兩塊電源適配器的時候,我還以為其採用了之前藍天用過的轉接頭式的電源輸入設計,沒想到外星人直接在筆記本的後面做了兩個電源輸入口,有點厲害的 ... 三、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移動重量 作為多年的遊戲筆記本的使用者,在用本過程中最艱難的時候就是移動本子的時候,每年的寒暑假,對於肩膀來說,都是一種折磨!新款17.3寸的外星人Area-51M,裸機重量4KG左右 ... ... ... 外星人都有了,一套給力的外設套裝,機械鍵盤+遊戲滑鼠+實木掌托(我是真的每年寒暑假都會帶著),1.9KG。這樣算下來,單純的筆記本的移動重量,在4KG+1.7KG+1.8KG+1.9KG=9.4KG,四捨五入等於20斤,這個,emmmmm,差不多都是這個重量,略有增減而已 四、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外觀&體驗 外星人的外觀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當我第一次拿到這款本子的時候,我有那麼一瞬間感覺這是一塊ROG的遊戲本,其粗壯的尾部,螢幕轉軸中置的設計,應該是有所借鑑的。不過這種設計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其極大的增加的散熱鰭片的體積和面積,可以有效的提高散熱的容量和上限,在較低負載下可以實現低噪音,在較高負載下,也能擁有比較強的散熱能力。決定一款筆記本散熱能力強弱的,絕對不是熱管的數量和直徑,而是散熱鰭片的面積,其決定了最終和空氣熱量交換的,這個我們在後面的拆解環節再討論 ... ... 螢幕之間有一個小小的外星人LOGO,看這個造型,應該是外星人頭像整個都可以發光,而眼睛部分不發光。在之前的時候,外星人的LOGO都是眼睛可以發光,而頭像整體不發光 ... 筆記本尾部材質和筆記本A面材質表面都有細膩的塗層,手感很舒適,應該是採用了不同的材質 ... ... ... ... ... ... ... LOGO的上方有一整條的格柵,具體作用未知,應該不是用來散熱,後面拆開之後就知道了 ... 外星人的鍵盤設計絕對是一流,鍵盤手感也是一流,除了微星的個別機型可以一拼,外星人的鍵盤絕對可以算是遊戲本裡面的Thinkpad,鍵位非常大 ... ... 鍵盤的整體鍵程也很長,目測在3、4mm左右,已經有非常不錯的按壓反饋和回彈了,完全沒有常規遊戲本上那種敲紙皮一樣的鍵盤手感 ... 另外,得益於優秀的筆記本框架設計,這個鍵盤的手感很厚重,我不知道這種描述大家是否可以聽的懂。外星人的筆記本,上手之後就能感覺到鍵盤整體的支撐是非常到位的,鍵盤部分是一個整體,並且鍵盤下面也有相應的支撐,並且這種支撐很到位,用這個鍵盤打字,不空、不震,整體很穩 筆記本整體的C面是有斜度的,鍵盤的表面也會略微突出C面 ... ... 觸控板下面的左右按鍵手感一流,這個手感真的可以比肩老Thinkpad了,下面的支撐同樣穩的不行,沒有任何松垮、搖晃的感覺 ... 這款外星人筆記本的C面整體是鎂鋁合金的金屬材質,手感細膩,沒有常規金屬面板的那種特別亮的感覺,而是有種偏塑料的柔順,應該是表面塗層和鎂鋁合金雙重作用的效果。之前我的170EM的掌托就是兩塊大鐵板,涼的不行 ... 手腕放上去,觸感一流,不涼不溫,正好 ... 在筆記本的前部,是外星人經典的一刀切的設計,當其他筆記本還在考慮是用弧度還是斜邊的時候,外星人就採用了這種一刀切的設計。這種設計,可以給音箱和機身內部留出更多的空間,同時還可以在這裡增加漂亮的燈效,當然,這代Area 51取消了這裡的燈效 ... 音箱的位置,有大面積的金屬濾網,並且從這個面積就可以推斷,揚聲器的體積絕對不小,音質肯定非常棒。對於筆記本來說,衡量音質好壞很簡單,揚聲器單元體積越大,音質肯定不會差。大家為什麼普遍對來聯想小Y系列筆記本的音質讚不絕口?因為聯想小Y的揚聲器體積肯定是同級別最大的,更大的體積,也就有更大的共鳴腔,其發出的聲音自然會渾厚,低音自然會更加的到位 ... 在筆記本的右側,有兩個USB Type-A接口,雖然塑料的顏色是黑色的,但這兩個接口確實實打實的USB3.1接口,旁邊是筆記本的右側出風口 ... 筆記本的左側,除了散熱出風口之外,還有一個Type-C、USB Type-A和音頻接口,並且這個Type-C接口支持雷電3,USB Type-A接口支持充電 ... 筆記本的後出風口,整個就是一個斜面,這又是經典的外星人設計,外星人歷代的遊戲本,從側面看起來就是一個平行四邊形,這代也不意外 ... 筆記本的後出風口位置,並沒有採用常規的橫、豎格柵設計,而是採用了蜂窩狀設計,看起來很漂亮 ... 中間是後置的接口部分,從左到右一次是HDMI2.0接口、MiniDP接口、RJ45接口、顯卡拓展塢接口和兩個DC電源接口,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兩個DC電源接口。外星人沒有採用之前藍天的P570WM的電源橋接器的設計,而是直接將兩個電源適配器的DC插頭直接放到筆記本上,通過兩個不同額定功率的適配器,實現小(180W)、大(240W)、最大(420W)的三種電源輸入方式的效果 ... 筆記本的D面,面積最大的部分就是進氣格柵了,其採用了和出風口同樣的蜂窩網狀設計,看起來漂亮且精緻 ... 靠近看看,可以看到細密的金屬濾網,透過金屬濾網,可以依稀看到熱管和風扇 ... 筆記本的前部,有長條形的腳墊,腳墊下面有一系列的認證標誌 ... ... 筆記本後部的長條形的腳墊高度更高,正常平放的情況,可以獲得非常出色的底部進氣空間。之前蘑菇會通過瓶蓋大法來增加筆記本底部的進氣空間,而外星人直接將其腳墊高度提高,不用任何輔助器材,就能獲得非常出色的進氣空間和角度 ... 開機,熟悉的外星人LOGO ... 亮屏之後,筆記本的整體外觀還是非常漂亮的。不過,在外星人遊戲筆記本的鍵盤燈效方面,個人感覺還是退步了的。之前的外星人的鍵盤的鍵帽部分,除了字母部分可以透光之外,鍵帽一周圈還有漂亮的環形燈條,這樣鍵盤的整體燈效會非常漂亮,之前在吸引了一大波追求鍵盤燈效的愛好者們動手刮自己筆記本鍵盤的鍵帽四周,將其打磨成外星人鍵帽的樣子。但是,在很早之前,外星人就把這個設計改掉了,不是很理解 之前的鍵盤燈效是這樣子的 ... 而現在的鍵盤燈效是這樣子的……細節和質感肯定完爆藍天遊戲筆記本,但是這個外觀確實越來越像了…… ... 發光的外星人頭像 ... 可以發光的觸摸板依然存在 ... 但是揚聲器部分的RGB燈效被取消掉了 ... 前幾代還是有的…… ... ... 熟悉的可以發光的筆記本A面的外星人LOGO ... 在電源的DC插頭部分,經典的外星人設計,可以發光的環形設計,比較奇怪的是,一根有,另一根沒有,難道說是因為不同的電源製造商的問題? ... 五、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散熱&噪音測試 由於20系顯卡的特殊性,這裡使用3Dmark的壓力測試來檢測筆記本顯卡接近滿載時的情況。首先就是噪音,在外星人正前方的時候,54.5db ... 在外星人的比較靠後的位置,62.3db,實際聽感能聽到非常明顯的風扇起飛的聲音,但是並不是太可怕,比普通筆記本滿載的聲音略大一點 ... 下面跑個象棋的測試,模擬正常情況下CPU滿載,處理器升溫曲線很快,溫度直奔90℃而去。這裡就暴露了一個問題,外星人的這套散熱模組的風扇轉速並不敏感,處理器的負載早就上去了,溫度也早就上去了,但是風扇的轉速會延遲個10秒左右才會提高,然後才能控制溫度,這也是升溫曲線接近於直線的原因,風扇轉速提高之後,處理器的溫度被控制在90℃,沒有進一步提高 ... ... GPU一個較為適中的負載,RTX2070核心的最高頻率會去到1820MHz(只截到1815MHz的)左右,溫度會去到77℃,處理器溫度也會從待機的45℃上下升高到69℃ ... 跑3Dmark的穩定性測試,測試選擇FSE測試,模擬日常高負載DX11遊戲情況,幀數穩定程度97 ... 顯卡的核心溫度最高75℃,處理器的最高溫度在58℃,處理器穩定睿頻4.6GHz左右,顯卡負載在98%上下,整體的溫度表現不錯 ... 換用TSE跑壓力測試,模擬日常高負載DX12遊戲的情況,幀數穩定度98.8%,整體表現比DX11的情況要好一些 ... GPU的溫度和之前表現的差不多,75℃左右,處理器的溫度略有降低,僅有46℃,也就是說處理器幾乎沒有負載 ... 日常待機溫度,處理器溫度控制在40℃左右,這個表現非常優秀,將9700K的待機溫度控制在40℃左右,已經可以比肩一些臺式機的效果了,這說明外星人的這套散熱模具的極限比較高,輕負載的情況,就有較高的熱量傳遞效率。同時,之前遊戲本特別容易高溫的PCH晶片,外星人這裡控制的同樣不錯,僅有44攝氏度,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溫度也均不高,機器內部的整體風道設計非常不錯,沒有明顯高溫的部件 ... 下面處理器單烤FPU,持續10分鐘,處理器溫度直奔100而去,9700K理所應當的降頻了,頻率穩定在4.2GHz左右。在處理器滿載的情況下,GPU的溫度並不高,甚至比待機溫度還低,說明這款筆記本的串聯散熱效率真的很低。不過,這個成績很奇怪,待機溫度表現如此出色的一套散熱模具,滿載情況表現卻這麼差,感覺散熱模具有些地方會有問題,下面拆機會找到這些問題 ... 停止單烤FPU,處理器的溫度降低的非常迅速,處理器溫度迅速回落到50攝氏度以內,表現不錯 ... 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拆解&評析&處理&複測 章節會有大量的圖片,會有大量的乾貨,是整篇評測的核心章節,大家可以慢慢看。說實話,個人對於外星人遊戲本的拆機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歷代外星人因為其靠譜的用料和結構設計,以及相關方面的取捨,導致其對於個人拆機維護並不友好,當其競品都可以10秒拆機、清灰、換矽脂的時候,同代外星人至少需要1個小時,但是我感覺這代外星人會有較大改變,因為從其外形設計部分,我們已經看到了巨大的改變,沒道理清灰維護部分沒有提升 ... 拆機之前先觀察結構,後面的這一整個整體是一體的,沒有接縫,應該是可以整體拆卸的 ... 筆記本的D面有明顯的接縫,和一周圈的固定螺絲,入手應該從這裡 ... 螺絲就是最普通的十字花螺絲,好評! ... 螺絲有防丟設計,好評,螺絲和D面固定在一起,拿不掉 ... 擰掉六顆螺絲之後,D面就可以輕鬆拆掉,後蓋整體是推拉固定設計,上邊部分會有一些卡扣 ... 拆掉的背殼後面,大面積的鋁箔紙覆蓋,有屏蔽、反射熱輻射的效果 ... 後蓋上部採用了大面積的金屬濾網,其中,兩側的風扇進風口部分是單層,中間的部分是雙層,在合理的位置保證進風量,其他位置保證防塵效果 ... 拆掉後殼之後,外星人內部的結構就非常清晰了 ... 最上部是一大塊電池 ... ▼容量90Wh,額定電壓11.4V,說明其採用了三塊額定3.8V的聚合物鋰電芯串聯,單塊聚合物鋰電芯容量在30Wh左右。另外,額定3.8V的鋰電,一般充電截止電壓在4.3V或4.35V左右,相比較之前的額定3.7V或者3.6V的鋰聚合物電池,這種額定3.8V的鋰聚合物電池會被叫做高壓鋰電,由於充、放電的電壓升高,其整體的充放電曲線就會升高,在相同的尺寸下會擁有更大的Wh,或者說,在相同的容量下,會有更高的Wh ... ▼電池旁邊是一塊2.5英寸的機械硬碟,通過SATA線和主板連接 ... ▼外星人左側的散熱風扇,風扇正裝,旁邊可以依稀看到四根熱管 ... ▼外星人右側的散熱風扇,風扇同樣正裝,但是扇葉的旋轉風向不同。對於這種對稱式的雙風扇散熱結構來講,其不能採用完全相同的兩把風扇來進行散熱,因為會產生共振或者其他不好的影響,之前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有些廠家會採用風扇正反轉的形式,但是外星人明顯對於供應鏈的把控能力更強,其直接定製了兩個完全相同,但是扇葉方向相反的渦輪扇,來解決這個問題。渦輪扇的扇葉密度很高,在低轉速下就能輸出足夠的風量,同時,由於其扇葉方向相反,旋轉方向相反,其可以在風扇的兩側對稱布置散熱鰭片,增加散熱鰭片的散熱面積 ... ▼內存部分,高端遊戲本的一個標誌就是,其擁有四根內存插槽。之前的老式設計,會在筆記本的鍵盤下面布置另外兩根內存,而其帶來的缺點就是升級維護麻煩(需要全拆或者拆鍵盤才能拆裝B面下方的內存)、鍵盤手感較空(內存不能受力,需要散熱,需要空間較大)、筆記本的鍵盤溫度難以控制(內存工作時溫度較高,會朝鍵盤傳熱)等,而新款的外星人Area51就通過巧妙的設計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對向布置兩套內存插糟,讓用戶在僅拆D面的情況下,就可以對四根內存插槽進行安裝、升級的操作,非常方便!但是說實話,這種設計對於PCB的布線要求肯定會增加,布線難度肯定會提高,成本自然也會提高,但是外星人嘛,就應該做這種事情! ... ▼右側風扇後面是無線網卡位 ... ▼再後面是M2插槽位,這裡裝著一塊原裝固態硬碟,外面貼了一塊黑色的金屬殼,其餘固態硬碟之間有導熱墊,可以幫助控制固態硬碟的溫度。不過其黑色的塗裝很難辨認,我第一時間居然沒看到固態硬碟放在這個位置 ... ▼拆機第一步,斷電!而這款筆記本的電池使用了排線連接到主板,第一步需要斷開主板 ... ▼斷開電池排線之後,就能將電池部分整個拆掉了 ... ▼電池部分插口 ... ▼電池的整體形狀,右側較薄,左側較厚,明顯左側是兩塊電芯,右側是一塊電芯,和蘑菇之前推測的三塊電芯應該是吻合的。聚合物鋰電池也有這個好處,就是可以定製不同的形狀,在有限的空間內,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間,以獲得最大的電池容量 ... ▼電池倉部分,可以看到因為不同的結構設計,電池倉的部分高低是有落差的 ... ▼掌托部分確實是鎂合金材質的,正面因為有塗層,感受不是那麼的直接,反面沒有塗層,確實是鎂合金 ... ▼在鎂合金的上面,還有一層加強用的鋼板,主板下面和觸摸板後面,都能看到加強用的鋼板 ... ▼拆完電池之後,我們來拆筆記本尾部的一個整體,這裡有兩個固定螺絲 ... ▼尾部左右兩端各有兩個固定螺絲,螺絲的表面還有拉絲處理,細節好評 ... ▼擰掉固定螺絲之後,再斷開這根排線 ... ▼就可以將筆記本尾部的塑料件整個拆掉 ... ▼拆掉之後看內部,這根排線是筆記本尾部的RGB燈效部分的供電,其採用了RGB燈帶的設計 ... ▼拆掉尾部的固定塑料之後,我們繼續觀察,在散熱和主板上面,還有一層塑料框架輔助固定 ... ▼而筆記本的尾部的反面沒有什麼結構,只有一根排線 ... ▼筆記本螢幕的轉軸部分,直接固定在C面整體的鎂合金框架上,看起來就很結實 ... ▼另一側同樣如此,這種設計還是很結實的,金屬轉軸與金屬框架固定,強度很足 ... ▼然後準備拆主板上的塑料蓋板,塑料蓋板上印著螺絲的數量和型號,8mm長的螺絲14顆,12mm長的螺絲一顆,這個螺絲的數量還是非常多的 ... ▼在固定螺絲的位置,可以看到螺絲型號的標註,分別有L8和L12,安裝拆卸的時候都可以輕鬆分辨 ... ▼在關鍵接口的固定方面,外星人還使用了輔助固定的卡片。顯示屏的視頻輸出接口使用了金屬卡片 ... ▼網卡的天線插頭固定部分使用了塑料卡片,保證接線部分不會鬆動脫落 ... ▼擰掉所有的螺絲之後,主板上面的塑料罩就能拆掉了,拆掉之後能看到主板和散熱模塊 ... ▼但是,想拆到這一步,你需要斷開三根排線,拆掉一塊無線網卡,日常你想要進行正常的清灰和更換矽脂的操作,外星人Area-51依然不是很方便…… ... ▼左側的風扇位,四根長熱管,兩粗兩細,左側細的那一根直接延伸到散熱風扇側邊,右側細的一根走顯卡核心部分去到右側。雖然這四根熱管的彎折比較少,只有一個90°彎,但是整體的長度還是很長的,散熱效率會受到影響 ... ▼顯卡散熱的部分,同樣是四根熱管,兩粗兩細,其中一根細的和處理器共用,並延伸到風扇側面,剩下的三根熱管幾乎沒有什麼角度,水平過渡到散熱鰭片上,熱量交換很快,不會有遲滯。看到這套散熱模塊,雙風扇七熱管,和之前推測的確實區別不大,處理器和顯卡的散熱部分,交互並不大,兩側的散熱風扇幾乎可以說是獨立運行。之前單烤FPU的時候,處理器溫度都已經100℃了,顯卡溫度也就36℃,而顯卡溫度77℃的時候,會帶著處理器的溫度一起增高到69℃。如果可以優化的話,可以適當增加左右散熱模塊的互通性,縮短處理器散熱模塊熱管的長度。因為說實話,這代外星人Area-51的散熱模塊的散熱鰭片面積非常大,如果可以做到互通(類似於770ZM的散熱模塊,但是770ZM的散熱模塊有天然的缺陷,散熱鰭片體積太小,僅有49.96cm³)的話,散熱效率肯定會更高,至於這款Area-51的散熱鰭片體積,我們後面再算 ... ▼側面觀察散熱模塊結構,其固定採用了彈簧螺絲固定,而彈簧螺絲固定的最大問題就是扣具壓力不足(當然,相比較於扣具壓力更差的彈片設計,這種扣具壓力已經很強了),對於GPU這種晶片裸露的情況來說,這種固定方式無可厚非,而這款筆記本的處理器同樣採用了這種扣具設計,扣具壓力不足的問題就會暴露,容易導致熱量積聚和影響導熱速度。因此,對於採用這種扣具設計的筆記本來說,多塗矽脂是必要的,臺式機由於散熱器的扣具壓力很足,矽脂可以塗薄薄一層,而這種扣具設計,有扣壓力度相對而言比較弱,就需要有更多的矽脂去填補空隙,從而獲得更加出色的散熱效果 ... ▼散熱風扇旁邊的小散熱鰭片,只有半高 ... ▼另一側同樣有這樣的設計,說實話,我不是很理解這種設計……首先,這是一個渦輪風扇,我所了解的渦輪扇,都只有一個單側的出風口,而不會在渦扇的側面再開一個出風口;其次,渦扇會有風速流量極不平均的問題,風量會根據渦扇扇葉的旋轉方向,集中在一個角,這樣就會導致散熱鰭片不能被均勻吹到,無法充分利用全部的散熱鰭片,在這樣一個位置增加散熱鰭片,怕不是幾乎沒有風量;最後,這是一個半高的散熱鰭片,會分散主散熱鰭片的風量,最起碼會分走一半風量的一部分風量,減弱吹主散熱鰭片,而去吹輔助散熱鰭片,這個我不是很理解。當然,蘑菇我不是相關專業的,表述和理論均是個人猜測和玩機經驗,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指正,謝謝 ... ▼拆掉固態硬碟之後,可以看到M2插槽下面寫著PCIe-SATA,應該是PCIe和SATA協議都支持,但是固定的孔位僅有2280和2230,但是2230尺寸的固態硬碟蘑菇幾乎沒有見過…… ... ▼在這個M2接口旁邊,還隱藏了一個M2接口,剛開始我都沒看到,還在疑惑,外星人為啥只配備了一個M2接口,畢竟這是Z390主板啊,然後在這個位置還是看到了另一個M2接口。一樣寫著PCIe-SATA接口,這個M2接口應該也是雙協議的。因為外星人Area-51採用的是Z390主板,其僅搭載一塊2.5英寸的機械硬碟,僅有一個普通的SATA接口,因此這兩個M2接口應該都是可以任意搭配的,不會有臺式機主板上的占用問題,畢竟臺式機主板上都是4個、6個普通SATA接口起步的 ... ▼固定柱同樣是2280和2230,個人感覺2230幾乎沒用,除了M2接口的網卡,我是沒見過其他2230尺寸的M2設備 ... ▼從原M2插槽拆掉的固態硬碟,裝在這裡也很合適。不過這兩個M2接口的散熱條件差不多,都不靠近啥發熱源,裝哪裡都可以,或許裝SSD-2接口會更好一些,畢竟離主板的各個部件會更遠 ... ▼按順序擰掉固定螺絲,拔掉風扇的供電排線,可以輕鬆拆掉散熱模具,散熱模具和風扇是一體設計,這樣漏風更少,散熱效果更好 ... ▼處理器的扣具部分,可以看到四周的導熱墊,輔助散熱供電部分。另外,這個扣具的底座部分就是簡單的銅片,並不是均熱板。仔細觀察這個導熱矽脂部分,由於矽脂塗的比較薄,很多地方都是點接觸,而不是面接觸,後面我會塗多一點看看效果。但是我手裡暫時只有7783了,TX-4矽脂用完了早就,對於各個型號的矽脂的實力,大家心裡要有一個初步的認知 ... ▼顯卡散熱的扣具部分,和處理器部分差不多,比較良心的是顯卡部分和處理器部分採用了同樣的扣具設計,這種扣具會比彈片那種扣具壓力強很多。另外,和處理器那裡比較不同的是,由於顯卡晶片部分是外露的,因此扣具背面會有黑色的絕緣貼 ... ▼散熱鰭片材質是純銅的,散熱鰭片和風扇的風道緊密相連,還有黑色膠帶輔助密封,在散熱鰭片的兩側和底邊有泡棉,既能減震,還能防止漏風 ... ▼另一側的設計幾乎一樣,並且,熱管固定在散熱鰭片的一面,而不是中間。相比較於熱管固定在一面的設計,熱管固定在中間的散熱效果會差很多,並不是大家想的風直吹熱管散熱會更好 ... ▼散熱風扇的高度在2cm左右,這個風扇厚度,已經非常給力了,要知道很多筆記本的總厚度還沒有2cm,這個風扇厚度就已經達到了2cm。我會到處亂講前幾代外星人遊戲本的風扇厚度遠小於這個?那肯定是不會的 ... ▼散熱鰭片的前部厚度在1.7cm,後部厚度在2.3cm左右 ▼前部寬度在2.5cm左右,後部寬度在1.5cm左右 ▼側邊的散熱鰭片厚度在0.8cm左右 ▼寬度在1.4cm左右。而後部散熱鰭片的長度在9cm左右,側面散熱鰭片的長度在8cm左右。這樣算下來的話,總的散熱鰭片的體積在(9*1.5*2.3+9*2.5*1.7+8*1.4*0.8)*2=156.52cm³。有可能大家對於這個散熱鰭片的體積沒有概念,那我這裡羅列幾個機型的散熱鰭片體積,大家看看。AW17R2(4710HQ+980M)為46.64cm³、P177sm-A為62.24cm³、P770ZM為49.96cm³、GT70為75.68cm³、GT72為85.06cm³、G751為95.36cm³、G750為167.44cm³,其中,G750、G751的外形設計和外星人Area-51類似,都是大屁股、轉軸中置的設計,只不過G750為了散熱,而讓機身的厚度超級感人(最厚的地方高度有6cm、純厚度也得5cm左右)。外星人採用了類似的外形設計,但是在散熱模塊的設計思路上更加有意思,厚度控制的比較理想的情況下,擁有和G750差不多的散熱鰭片體積,而散熱鰭片體積,就決定了在相同風量下的熱交換能力的上限(為啥三風扇的顯卡散熱普遍比雙風扇好,是因為熱管變長了麼?還是熱管變多了?) ▼拆掉散熱模組之後,筆記本的內部結構就非常清晰了 ▼處理器部分,帶扣具的9700K,旁邊是處理器的供電,目測是6+2相供電,6相處理器供電,兩項處理器核顯供電 ▼處理器供電旁邊絲印PUIxx,核顯供電旁邊絲印PUGxx ▼但是由於空間的限制,處理器的供電並沒有採用臺式機主板的上下橋設計,而是採用了單獨降壓IC的設計 ▼其採用了AOS的一款高效同步降壓IC,AOZ5038QI,能夠精確的控制輸入的電壓和電流,最大電流可以支持到60A ▼內存的插槽部分,雙槽對稱擺放設計,可以讓四根內存條都插在主板的一側 ▼在內存插槽的側面有1、2、3、4的標示,告訴我們內存編號 ▼但是這個和普通的臺式機的1、3和2、4可不一樣,其內存插槽順序是1、2、3、4,我們需要根據插槽順序來安裝內存。另外,現在的單條內存最大貌似可以做到16G,意思就是外星人這款處理器可以支持的最大內存容量在64G左右,不過,手頭沒有,只能做理論推測 ▼剛剛從外面,我們可以看到兩個DC輸入電源插口,而在筆記本的內部,我們可以看到其針對每一個DC電源輸入插口,設計了獨立的一套供電電路,正面是一個插槽,一套獨立的供電電路 ▼用料和設計部分也很靠譜,另一側也有獨立的供電電路,等過會我們有機會將主板反過來的時候再看 ▼這一代的Area-51,在處理器和顯卡部分均採用了可獨立拆卸升級的設計,處理器是9700K,最高可以升級至9900K,顯卡是RTX2070,最高可以升級至RTX2080。但是,戴爾的不良心是一貫的,顯卡部分是各種板載和異型卡,這款Area-51也不例外。從這個顯卡的外形就可以知道,其又是一塊異型卡,不僅沒有採用遊戲本上經典的MXM3.0插口設計,並且在顯卡的外形上也是單獨設計的,各種不規則的外形和固定孔位,讓更換其他品牌的移動獨立顯卡的可能性等於0,要麼不買,要麼買戴爾,就是這麼簡單 ▼在獨顯的左側,有一個EDP視頻輸出接口,這個接口是獨立放置在獨顯上的,這個設計很有意思,是否意味著Area-51這款筆記本的獨顯視頻輸出可以完全繞開核顯? ▼由於RTX2070的功耗對於筆記本來說還是挺高的,薄薄的兩根黑色排線的供電能力肯定是不夠的,右上角的插槽位置就是輔助供電插頭 ▼左側是獨立顯卡連接主板的排線,這種設計,一看就是獨家的 ▼獨顯的中間是核心,絲印N18E-G2-A1,四周是8塊顯存晶片,單顆1GB,總共8顆,共8GB顯存容量,顯存帶寬256Bit ▼擰掉固定螺絲,就可以將獨顯拆下來了 ▼在獨顯的後面只看到了絕緣貼,並沒有看到金屬背板,而在顯卡的核心部分的背面,有一個金屬支腿,應該是顯卡支架的延伸 ▼在顯卡的側面,可以看到HDMI接口和MiniDP接口均直接焊接在獨顯上,或許Area-51這款筆記本真的可以實現獨立的視頻輸出 ▼顯卡的供電部分 ▼目測五相供電設計,四相核心,一相顯存 ▼輔助供電插槽部分絲印DGFF(DC) ▼旁邊還有主板的相關標示 ▼將主板完全拆掉,就可以看到主板的背面的相關設計部分 ▼主板的PCH晶片,其實Z390主板的PCH晶片採用了最新的14nm製程,在功耗和發熱上並不是太高,並且,由於製程工藝的提高,其晶片的面積在進一步縮小 ▼雖然發熱小了,但是外星人依然用鍵盤背面的金屬支撐骨架對PCH晶片進行輔助散熱,實測效果不錯,日常溫度在35℃上下 ▼主板背面的另一個DC電源輸入接口的供電電路,大體的設計和正面相同,互相獨立的供電電路的設計,讓這款筆記本的電源輸入更加靈活,可以根據使用需求的不同,靈活的組合兩塊不同額定功率的電源適配器 ▼而在剛剛獨顯輔助供電插頭的背面,也能看到相關的供電模組 ▼9700K的處理器背面,有著數量非常豐富的鉭電容,其對於電壓的穩定有非常棒的效果。並且,除了處理器卡座部分的固定基座之外,四周還有一圈散熱固定金屬扣具,和主板的接觸面積更大、受力更合理,可以保證固定的均勻手裡和固定的效果 ▼之前猜測的,在鍵盤的背面有著一整塊完整的加強鋼板,是鍵盤手感的保證 ▼在觸摸板的下面,也是大面積的金屬加強鋼板,這是觸摸板的手感保證 ▼而筆記本的音頻小板被獨立的放在了角落裡,通過排線和主板相連,這種獨立的音頻小板設計,會讓音頻部分的干擾更少,音質更出色。並且,在音頻輸出排線上,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白、藍、紅、黑共有兩組,其中一組進左側音腔,另一組進右側音腔,但是,普通揚聲器只需要兩根線就可以正常工作,而外星人的這個單側音腔進線四根,並且在音頻排線上,後面有四顆DA晶片,DA20、DA21、DA14、DA15,或許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這款外星人Area-51筆記本,其採用了四揚聲器的設計方案,也就是4.0,這或許是這款筆記本音質這麼出色的最主要的原因! ▼四根線雙絞進一個音腔,另外四根線雙絞進另一個音腔 ▼音腔的體積很大,一長條,目測得有十幾厘米。音腔固定部分有橡膠減振墊,減弱筆記本的整體共振效果 ▼在鍵盤的背面,可以看到大量的晶片,這也是這款外星人Area-51全鍵盤無沖的保證 ▼隨便一個開孔,都有大量的晶片,負責全鍵無沖和燈效控制 ▼最後看一眼外星人的各部分零件,除了鍵盤和觸摸板沒拆,其他能拆的都拆了 ▼但是,在裝回去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問題。顯卡的固定柱部分,並比較明顯的曠量,擰緊固定螺絲的情況下,獨立顯卡依然可以上下活動,這個比較不理解 ▼其他的固定柱也能看到明顯的曠量,固定柱的金屬部分明顯高於獨立顯卡PCB的平面,固定螺絲擰到最緊,也壓不到顯卡PCB ▼最後,裝回去,這裡導熱矽脂部分選擇了7783,手裡的好矽脂都用完了,只能用7783了,找了半天,半管TX-4都沒找到…… ▼這裡採用9點法塗抹矽脂,多年經驗,遊戲本的矽脂一定要多,臺式機的矽脂儘量要少、要薄,多年經驗,僅供參考 ▼獨顯部分,直接壓核心,採用這種設計的獨顯,矽脂要塗的更多。處理器部分,因為有金屬頂蓋,受力比較均勻,散熱模具可以儘量的壓緊頂蓋,都不會有什麼問題,而獨顯部分,上面直接就是獨顯晶片,扣具如果扣壓力量過大,很容易損壞顯卡核心,並且扣具與核心的間隙過小的話,扣具安裝的難度會直線增大,核心被壓崩角的機率會直線上升(我真的見過,處理器和獨顯壓崩角的都有),這或許就是之前顯卡固定柱無法牢牢壓緊獨顯PCB的原因,有一定的緩衝距離,可以有效的保護獨顯核心,而這留出來的緩衝距離,就是我們需要填充矽脂的地方。因此,矽脂的塗量宜多不宜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最後,散熱複測。按照我剛剛塗矽脂的方式,矽脂是7783。首先是單烤FPU,壓不住是肯定的,但是處理器的溫度曲線是逐漸上升的,之前是直線上升的;CPU降頻MAX之前是28%,現在是24%;處理器之前的睿頻會直接降到4.3GHz左右,現在是前5分鐘能基本穩定在4.6GHz。 ▼在單烤FPU大約10分鐘左右的時候,處理器的睿頻還能保持在4.5GHz上下,之前只能穩定到4.2GHz ▼並且,停止烤雞之後,降溫曲線明顯更加陡峭,之前的緩坡消失了,細心的小夥伴可以對比下 ▼除了處理器的散熱有增強之外,獨顯部分的散熱也有增強。3Dmark的壓力測試環節,通過率97.3%,可以認為是誤差 ▼顯卡核心的溫度方面,之前是75℃,現在是71℃,降低了4℃。當然,這裡矽脂僅僅只是採用比較便宜的7783,才十幾塊一管,如果採用四十多的TX-4,我感覺溫度還會進一步下降,降個5℃左右沒有任何問題。對於遊戲本來說,由於散熱模具的體積有限,筆記本內部的熱量相對集中,因此在導熱矽脂的選擇上,一定要用好矽脂,50元上下一管的矽脂是標準操作,也可以選擇更好的導熱矽脂,看個人需求。並且,筆記本內部溫度降低除了影響性能之外,對於提升遊戲本的體驗是全方位的,鍵盤溫度會降低、風扇轉速會降低、噪音會減少,風扇的灰塵聚集會減慢等等。但是,個人並不推薦使用iCD7這款鑽石矽脂,其對於處理器和核心表面的磨損和腐蝕、對於散熱模組表面的磨損和腐蝕,均是不可逆的,和其導熱效果差不多的矽脂有一大把,不要盲目迷戀鑽石 七、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性能測試&遊戲實測 ▼其實,這裡性能測試我是不想做的,拆都拆過了,散熱、供電、用料之類的都看過了,有經驗的小夥伴對於這款外星人Area-51的性能表現基本已經可以猜出來了,性能測試部分只是一個佐證而已。並且,性能測試在更換矽脂之前測的。測試性能之前,先來看看配置整體一覽。處理器是9700K,顯卡是RTX2070,硬碟是256GB固態+1T機械硬碟,內存是雙通道16GB內存。這裡有一個細節,在顯卡信息部分,RTX2070顯卡是在核顯上面的,後面我們會測試這裡視頻輸出到底是核顯還是獨顯 ▼處理器,9700K,桌面處理器,真8核,單核心最大睿頻4.9GHz,全核心最大睿頻4.6GHz,三級緩存12MB,各種參數都透露著這塊處理器的性能是非常強大的 ▼內存,雙通道,時序17-17-17-39,頻率2400MHz ▼簡單跑個CPU-Z的測試看看,性能還是很強的 ▼想起可以跑到25834分,臺式機的9700K也就跑到2.6W左右,短時間的性能發揮,外星人Area-51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但是這個跑象棋測試的溫度表現就比較尷尬了,溫度直奔90℃而去 ▼降溫表現還是很不錯的,比較迅速 ▼顯卡的GPU-Z信息,圖靈TU106核心,顯存是三星的,好評,顯存的帶寬、頻率和穩定性表現會比鎂光好一些。和桌面RTX2070相比,也僅僅只是功耗和頻率會差一點了 ▼待機溫度,34℃左右,這裡可以看到,待機過程,RTX2070是全程有負載的,說明外星人Area-51這款筆記本是真正的獨顯輸出,在視頻輸出部分並沒有核顯的參與。似乎、貌似、大概、也許、可能可以更換9700KF,來獲得更加出色的性能和發熱表現。對於筆記本來說,沒有核心這個累贅,供電和發熱部分的壓力可以進一步減小 ▼簡單跑個負載測試,這塊RTX2070的最高頻率可以去到1820MHz,比桌面的核心頻率會低上不少,穩定性會差一些。桌面版的RTX2070,基本上頻率去到1900MHz沒啥問題,而且還能穩住 ▼下面跑個測試,我們能看出其和桌面版RTX2070的差距。首先是FS測試,得分1.77W左右,顯卡單項得分19634,桌面版RTX2070大約在2.2W左右,性能稍弱約10%左右 ▼FSE模式,得分8850,顯卡單項得分9170,桌面版RTX2070得分大約1W左右,性能稍弱約10% ▼FSU模式跑分,得分4555,顯卡單項得分4415,桌面版RTX2070得分約5.2W左右,性能稍弱約15%左右 ▼TS模式跑分,得分7340,顯卡單項得分7255,桌面版RTX2070得分約9K,性能稍弱約20% ▼TS模式下,處理器和顯卡的溫度最高超過了90℃ ▼TSE模式跑分,得分3493,顯卡單項得分3417,桌面版RTX2070大約4K分左右,性能稍弱約12%左右 ▼光線追蹤測試,得分4027,顯卡單項得分4027 ▼PC mark10跑分,綜合得分6602分 ▼內存帶寬測試,讀寫均在34000MB/s左右,雙通道果然給力 ▼256GB的固態硬碟又是熟悉的PC401,這塊固態我們前幾天剛剛見過,跑分1.4K左右 ▼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就慢很多了,剛剛啟動的時候,讀126MB/s,寫88MB/s ▼穩定之後,讀127MB/s,寫114MB/s,依然很低 ▼另外,Area-51的這塊螢幕是一塊刷新率144Hz、1080P解析度的電競屏。並且,從顯示信息也可以看出,其連接的是RTX2070顯卡,而不是核顯,獨顯單獨輸出無疑 ▼待機溫度,處理器和獨顯均能保持在40℃左右,室溫20℃左右 ▼其次,在任務管理器裡面,可以看到核顯和獨顯,但是核顯的占有率永遠都是0 ▼拔掉所有的外接電源,性能模式選成均衡,核顯的占有率依然是0 ▼調整功率模式也沒用 ▼嘗試著打開GPU-z,給核顯一些負載,核顯的占有率依然是0,沒有任何波動 ▼打開N卡的控制面板,熟悉的選擇GPU的選項沒有,只有複雜的全局設置,看到這裡,應該可以完全肯定,這款外星人Area-51是純粹的獨顯輸出,沒有任何核顯參數的成分 ▼下面是遊戲實測,首先就是LOL大亂斗模式,雖然青春不再,但是大亂斗還是可以玩一玩的 ▼泉水的幀率依然很高,有230幀以上 ▼團戰幀率會略低一點,也有個180幀上下的樣子 ▼接著是OW,外星人Area的這塊電競屏,對於FPS遊戲的體驗提升是非常明顯的,而RTX2070可以輕鬆的在1080P解析度極高畫質下,將幀數跑到140幀上下 ▼獨顯的負載是99%,核心頻率在1545MHz左右,在家裡幀數135幀 ▼團戰幀數也不會掉,140幀上下波動 ▼接著就是最近非常火爆的Apex遊戲,吃雞類遊戲,但是加入了人物和技能,非常有意思 ▼飛下去的時候幀數會比較低,大約80幀上下 ▼遊戲的畫質選擇是超高,能開的基本上都開了 ▼遊戲內畫面也能保持在140幀上下的樣子,很流暢 ▼飛行過程是天然問題,幀數會掉 ▼落地之後的野外複雜環境,幀數可以保持在100幀上下 ▼室內小場景,幀數會提高到110幀左右,顯卡的核心頻率在1700MHz左右 八、Alienware Area-51m 外星人17.3英寸筆記本 特色功能介紹 1、眼動追蹤技術 ▼還記得剛開始筆記本螢幕最下面的橫條麼?這下面放著眼球追蹤傳感器,可以追求你的視線 ▼可以通過傳感器,清楚的追蹤到你視線的位置,從而給你的遊戲提供幫助 ▼視線追蹤的速度很快,反應很靈敏,追蹤的很準。並且,可以清晰的看到兩個發射和一個接收傳感器 2、手機互聯技術 ▼除了眼動追蹤技術之外,外星人Area-51還有一個自帶功能非常好用,那就是手機互聯技術,支持安卓和IOS。通過下載APP之後互聯,可以將手機連接到電腦,如果手機上有什麼通知,電腦上就可以獲取 ▼手機上的畫面,電腦上也可以看 ▼甚至說是鎖屏畫面……這個真心有點厲害的。畫面的變化很靈活,反應很快,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功能,大家有機會可以去探索,手機上來電話,電腦上也會有反應,毫不誇張的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蘋果全家桶,能極大的提升電腦的日常使用體驗 九、總結 這次蘑菇對於新款外星人Area-51的感受就是和題目一樣,穩紮穩打,一步一步日趨完美!當別人開始做散熱的時候,我不著急,夠我的性能發揮就好;當別人在做性能,爭著上桌面版處理器的時候,我不著急,移動處理器性能也不差;當別人在做拓展升級的時候,沒事,我的處理器都板載了,顯卡也可以板載……外星人似乎一直都不著急,但是每一代的外星人,都有一大批粉絲。粉的是什麼呢?外觀?性能?信仰?體驗?散熱?似乎每一個都不對,但又似乎每一個都對,外星人對於我們這種人來說,它可以沒有,但是你不能沒摸過。 這代的外星人Area-51,似乎是外星人對於這幾年來市面上出現過的遊戲本的一個總結。我有電競屏,我有窄邊框,我鍵盤舒適、手感出色,我觸控板也能發光,我有鎂合金框架,我有給力的散熱,我有可以拆卸、可以升級的處理器和顯卡,我有單面的四個內存插槽,我還有眼動追蹤技術,我還有手機互聯,我還有顯卡拓展塢接口等等。這一代的外星人Area-51,別人有的它都有了,甚至在很多方面還做的更好,這似乎就該是外星人做的事情。藍天?微星?ROG?感覺,都差那麼點意思…… 優點: 1、 外觀漂亮,做工優秀,用料給力,鎂合金框架 2、 螢幕顯示效果出色,刷新率有144Hz,另外,個人認為,1080P的解析度對於這款筆記本,或者說對於大多數筆記本來說是優點 3、 鍵盤手感極度出色,感覺和手裡的X230有的一拼,觸摸板手感極度出色,按鍵回彈很舒服,外放音質很棒 4、 散熱實力很強,靜音效果不錯,整體個隔熱效果做的很棒,即使處理器和顯卡都有負載且溫度不低,鍵盤、掌托部分也幾乎無法感受到熱量 5、 筆記本的內部結構很清晰,日常簡單的升級固態、內存、硬碟之類的操作很簡單。清灰、換矽脂的操作也不是太複雜,升級處理器和獨顯也是可以的 6、 處理器的性能發揮表現還可以,獨顯的性能表現也還可以 7、 雙電源適配器的設計很有意思,日常使用會更加靈活,很多時候,180W的電源適配器就足夠使用了 缺點: 1、 沒有指紋識別模塊,沒有讀卡器 2、 鍵盤燈效在退步,揚聲器燈效也消失了 3、 筆記本的整體移動重量很可觀 4、 獨顯部分沒有採用通用的MXM3.0插口,獨顯的形狀也不規則,獨顯上還集成了視頻輸出接口,讓更換其他家獨顯的可能性為0 5、 雖然電池的容量很大,但是撐2個小時依然很難 謝謝大家!

 

D15RF15FVFR5RR151EFE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digital/a6yxprn.html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2020年美國時代雜誌桃園哪裡訂雜誌收書時間苗栗哪裡訂社會人文雜誌新客戶訂購價國際書展親子天下優惠訂閱價格
時代雜誌新竹哪裡訂 荷媒報導:荷蘭召回自中國採購的60萬隻口罩,實際情況如何?國際書展時代雜誌苗栗哪裡訂 補充膠原蛋白和玻尿酸真的有用嗎科普雜誌台南哪裡訂 韓國功能性藥妝品牌,「Doctor面膜」亞洲美妝女神Pony力薦國家地理雜誌優惠訂閱價格 剛剛!雅思官方公布最新考試動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si76et91b 的頭像
    psi76et91b

    陳俊豪的部落格

    psi76et91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