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資訊
你的孩子喜歡問問題嗎?孩童的小腦袋裡充滿了好奇,什麼事都想瞭解,什麼事都想知道為什麼,有時候大人可能會對孩子們永無止盡、什麼都問個不停的問題搞得不知如何是好,甚至忍不住動怒。但是親愛的大人們千萬別忘了,「問問題」是孩子的學習方式之一,也是主動自我學習的開端。
就像故事中的小蝸牛因為想知道「快是什麼意思?」一路不求甚解的問了好多動物相同的問題,雖然動物們熱心的想告訴蝸牛快的意思,也以實際行動來說明,只是麻雀飛得好快、馬兒跑得好快、變色龍的舌頭伸得好快、狐狸飛快捕捉兔子的「快」,不是只能慢慢爬、不會飛、不會伸舌頭的蝸牛可以體會和理解的,可是小蝸牛不氣餒,求知的慾望鼓舞著她前進,直到遇見了全身尖尖刺的豪豬蜷起身體快速的滾下山坡,小蝸牛才終於恍然大悟「快」的意思。這樣的求知歷程是不是也提醒了師長們,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學習方式,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包容,讓孩子慢慢來。
本書的插圖風格獨特,乍看之下彷彿畢卡索的抽象藝術畫風,所有動物的形體好似透過3D透視鏡的反射,重新有了不一樣的面貌;再加上大膽的顏色與版面配置,讓小讀者不僅經歷一場閱讀思考的洗禮,也同時受到獨樹一格的藝術饗宴。當小蝸牛終於明白快是什麼意思的時候,讀者們也從中瞭解了「快」其實不只一種意思,它也可以有許多層的意義,甚至在因人而異之下,有了不同的解讀方式。
得獎紀錄
★2005年貝爾格勒插畫雙年展金筆獎
★2009年世界國際最佳書籍設計大獎入選
系列特色
★本系列透過不同的故事,提供不同的思考情境和機會,啟發孩子對「問題」的好奇心,鼓勵孩子作自主性的思考,學習多元的思考方向。
★一書一思考主題,引導孩子針對主題作深入的探討與思考,培養「求知心」、「積極心」、「開朗心」。
★強化孩子面對問題時的解決能力。書後附有「故事想想」、「閱讀想想」、以及「思考想想」單元,提供親子溝通與互動的橋樑。
作者簡介
凱畢玆.卡卡汎德(Kambiz Kakavand)
1968年出生於伊朗的卡茲文(Ghazvin),著作包括《吃星星的大黑貓》、《小青蛙咕嚕!咕嚕!》、《美麗的小池塘》......等二十幾本兒童繪本。
繪者簡介
芮札.尤西菲札德罕(Reza Yousefzadeh)
大學時主修創意藝術,他除了童書的繪畫創作之外,更是一位專業的動畫製作者。作品包括《快!是什麼意思?》和《兩個惡魔》(Two demons),並曾榮獲2005年貝爾格勒插畫雙年展金筆獎。
作者: 凱畢玆.卡卡汎德
新功能介紹- 譯者:何佳芬
- 繪者:芮札.尤西菲札德罕
- 出版社:飛寶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09/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其他新聞
▲中國自治式水下機器人「探索號」。(圖/翻攝自新華社,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自主研發自治式水下機器人「探索號」,24日在南海北部展開首次試驗性應用,預計水下作業時間20小時,最大作業深度可達4500公尺;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同日在南海一冷泉區進行下潛作業,目標是採集冷泉區生物,尋找冷泉噴口。
據新華社報導,在「科學號」遠洋綜合科考船的後甲板上,科考隊員做好了「探索號」下潛的所有準備工作。「探索號」長約3.5公尺,寬和高約1.5公尺,四個紅色魚鰭狀的螺旋槳裝置分別位於它的前部和靠近尾部的位置。
船舶抵達指定位置後,科考隊員拉緊止蕩繩,甲板上用於起吊大型裝備的A架緩緩將「探索號」吊起,A架向外擺出船舷,並將「探索號」緩緩放入水中,科考隊員抽掉纜繩和止蕩繩,機器人開始自主下潛。
▼科考隊員將「探索號」吊起。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宏宇介紹,「探索號」進入水面後就和母船之間沒有纜繩連接了,在水下按照預設程式自主工作。自治式水下機器人和遙控無人潛水器的區別是:自治式水下機器人無纜,調查範圍較大;遙控無人潛水器和母船之間有纜繩相連,可搭載作業設備較多,擅長展開精細調查和作業。
在首次試驗性應用中,「探索號」將在水下工作20小時,前10小時對地形進行聲學掃描,範圍大概是4000公尺×2000公尺,後10個小時進行光學拍照,航行速度稍微慢一點,範圍大概是600公尺×300公尺。
據瞭解,此次「探索號」對南海一冷泉區進行較大範圍調查後,科考隊員將確定研究價值的所在,並用「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展開調查。冷泉不只是探尋天然氣水合物的重要標誌便秘的原因之一,也是能夠進一步研究全球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媒介,而冷泉中所溢出的 CH4 和 CO2 更是可能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
▼科考隊員將「探索號」緩緩放入水中。
「科學號」目前正在南海執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2017年南海綜合考察航次,「探索號」是此專項下,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水下自治式機器人。
冷泉是一種以水、碳氫化合物(天然氣和石油)、硫化氫、細粒沉積物為主要成分,溫度較低,是與海水溫度相近的流體,主要分佈在被動陸緣和主動陸緣斜坡海底沉積面之下。冷泉是繼海底熱液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二者都反映了海底的極端環境,但同時在這種環境中又有大量的生物,是目前地球科學的研究重心。
▼中國「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
#NEWS_CONTENT_2#
便秘吃什麼有效
▲網友熱議10大求財開運物,一起把荷包賺飽飽吧!(圖/CFP視覺中國)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每天早出晚歸,偏偏收入總是不成正比,上班族心中時常冒出「黑人問號」,永遠只有苦差事的份,好康的總輪不到自己,因此網路溫度計運用《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蒐集網友熱議的10大開運小物,一起打造每個人都適用的開運格局吧!
不過也要注意像是貔貅、金蟾蜍,甚至是紫水晶這些開運物,可不是隨便擺擺就有用,除了擺對風水以外,還是得靠自己努力。
第一名、供奉神像
古人說「吉凶悔咎生乎動」,透過早晚燒香拜拜,身心靈合一,就可以讓破財的磁場改變。不過神像擺設的位置也很重要,是決定房子的主人招財或破財的關鍵,第一神明背後要有靠、第二正面朝向大門,不過不能直沖大門、廁所、房門以及餐桌,最後要注意的是,擺在家中的神像一定要是單數,而且不能超過3尊否則將帶來反效果!
▲撲滿示意圖。(圖/記者許雅綿攝)
第二名、撲滿
撲滿的造型多樣,不過以豬撲滿為最佳招財小物,主因在於豬在古代被視為大富大貴,放在自己專屬的財位上,更有聚集財富的效果,善心的網友們提醒,要特別注意的是,撲滿內絕對不能空蕩蕩的,每天固定放一些硬幣進去,然後把撲滿的臉朝外,記得最好是放在臥室、書房內,若放在客廳,錢財外露,可是存不了錢的。
第三名、鳳梨
鳳梨在台語發音為「旺來」,若在家裡擺上鳳梨或是鳳梨造型的飾品,意味著好運旺旺來;但一般像是醫護人員或是警便秘自療法察等行業可能就會對鳳梨(包括鳳梨酥)比較感冒,擔心患者、案件一直進來了...
▲紫水晶示意圖。(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第四名、晶洞(紫水晶)
網友們招財,很多人在擺設招財小物時,很喜歡紫晶洞,中間佈滿了紫水晶,除了改善住宅風水,放在家中財位更是能聚集好的能量,避煞防邪、凝聚財氣,而且紫晶洞的好處不用開光,也不用常淨化,還能淨化其他水晶。
第五名、開運印章
一「章」打遍天下!有經驗的網友認為,開運印章是起源於「易學原理」將印章四個角做為八個方位,代表個人名譽、感情、財富、家庭等等,最好選擇好的材質,像是玉石,不易裂開,並搭配個人命盤擇日,才能真正提升財運。
第六名、貔貅
貔貅屬於鎮宅旺財的神獸,一般而言大眾都可以擺放、配戴,尤其貔貅會吸納煞氣,業務、司機還有小孩都很適合佩帶;但在古代而言,貔貅是一種戾氣很重的兇猛瑞獸,所以7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女生懷孕、月經期間,不要戴在身上比較恰當。另外網友好心提醒大家,貔貅招財是左進右出,記得戴在左手上,不然財運都會外流唷!
▲日本御守示意圖。(圖/不羈)
第七名、御守
起源於日本的御守一直都是旅日台灣人最喜歡的伴手禮之一,常見的就是把護身符裝在錦囊中的「懸守」,透過神職人員的祈禱,御守其實都具有神明靈威。很多人會好奇御守裡到底放了什麼而打開,其實根據當地人說法,御守是不能拆開,拆開後等於把神明的力量釋放,據說將御守放在最靠近胸口的位置,祈求平安順利。
▲金元寶示意圖。(圖/CFP視覺中國)
第八名、金元寶
金元寶在台灣常常被拿來作裝潢擺設或風水擺設,放在家中的財位,像是大門打開後的斜對角位置,就是住家的正財位,網路紛傳,還可以透過命盤分析,擺放在辦公室的財位,吸財效果不比其他招財小物差唷。
第九名、招財符
招財符因為攜帶方便,很多人會放在身上,或是放在抽屜或是辦公桌較乾淨的地方。鄉民提醒,若是佩戴在身上,可以放錢包或隨身包包裡,但不要放在下半身的口袋裡,那是對神明的一種不敬。
第十名、金蟾蜍
金蟾蜍是居家常見的擺飾,但有分為兩種擺法,網友建議,金蟾蜍若含著錢,擺放方向就得朝內、若是不含錢的朝外,此外得要根據住家主人的命盤找出財位,並把金蟾擺放在財位,招財效果最好!
【更多精采報導,請上《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官網》;《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FD4317FAE23F58CD